忆往昔峥嵘岁月。。。
我村现在跟2000年相比:
1、普通物价2倍
2、累脖最低工资2倍
3、房价3.5到4倍
4、码农收入1.5倍
房价涨幅大, 因为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, 人口增加导致土地供不应求。疫情以后, 又增加了WFH和户外绿地的刚需, 这些刚需目前还没完全释放出来, 复工复课了以后也不会吸收掉, 我们永远回不到过去了。所以即使没外来人口, suburb以内downtown core以外房价还会涨。疫情初很多人冲动, 到远处换大房, 复工hybrid又要逼很多人要回原处换大房。
码农收入涨幅小, 因为2000年互联网泡沫导致码农收入泡沫, 以后有10年一直在吸收, 收入没升还有几年实际上是降了(大裁员, 即使幸存的人也在拿同样的钱干更多活儿)。现在互联网又热得烫手了, 但我村码农基本沾不上光。小码农会嫌钱少往外跑, 但对老码农来说, 收入白菜价意味着不易被裁员, 饭碗端得更稳了, 算间接受惠。另外WFH也带来很多remote的职业发展机会, 尤其是fintech这块儿, 我村跟美东大厂同时区, 有上升前途。
我村的缺点是经济规模小产业不发达、冬天长阳光少; 优点是房价低、民风淳朴治安好、理性强不反智不在政治宗教上狂热走极端、不易地震飓风。总之, 我村不适合追求生活上限, 但很适合保住生活下限。